來台灣四年多,我學會了一個很重要的求生技能:**假哭**。
這個詞最早是我在聽台灣朋友和他的小孩互動時學到的。有一次去餐廳,看到一對父母帶著大概兩三歲的小孩,小孩開始「扭計」,直接趴在地上假哭。父母倒也沒大驚小怪,只是站在一旁觀察。
我發現台灣父母很可愛,也很有智慧,他們會儘量在不打擾別人的情況下,讓孩子盡情表現情緒。假哭就假哭,沒什麼大不了的。
當時我也調皮起來,模仿那小孩假哭,還對他說:「你沒有眼淚,我不相信你是在哭。」結果小朋友繼續躺在地上堅持假哭,父母還笑著跟我點頭道歉: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。」但我真的覺得那一幕好溫馨又好笑。
其實這樣的情境我不只看過一次,很多台灣父母面對孩子哭鬧時,是用幽默來化解,而不是責罵。這跟我小時候的經歷有很大不同。
我不敢代表所有香港人,只能說以我童年的觀察,三四十年前的香港父母不太分真假哭,哭就是被罵的時候,繼續哭只會被罵更多。沒人在意你是真的傷心還是撒嬌,總之就是「哭了就去罰站」。
但現在的我,學會假哭,是用在夫妻相處上(笑)。
沒錯,很多時候我假哭,是為了哄太太開心。雖然我們沒有小孩,但我甘願做個小朋友給她照顧,這樣她也能體會被需要的感覺。
本來這段影片是要分享我對台灣親子教育的觀察,結果越講越像在講我和太太的日常。但我覺得這個分享也很值得,因為感情的經營,本來就來自生活中的一點一滴。
我發現「假哭」這個技能讓我們的關係更有趣。當需要討論移民、買房等重大決策時,我是認真的大人;但當說到今天吃什麼、去哪裡玩時,我就是個需要她決定的小朋友。
我們夫妻分工明確,我負責的大事,其實也不過是小事。能夠在這樣的時代,安然過日子,我已經覺得很幸運了。一路以來,也感謝太太的照顧,以及弟弟在事業上的幫忙。
我很感恩,也很享受現在的生活。
而我,也不再執著所謂「男人的尊嚴」。如果有人在街上吵架問我「你還是不是個男人?」我會笑著說:「我不是,我是熟女啦!」
輕鬆幽默,才能走得長遠。就像我一開始說的,台灣父母用幽默和孩子相處,我也試著用幽默和太太相處。人生難免有摩擦,用笑聲包容,就能轉危為安。
分享到這裡,感謝收看。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