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今天想用廣東話記錄一些心裡的話,因為廣東話是我的母語,講起來比較流利,也比較能夠表達內心。
前幾天,我跟一位在台灣的朋友聊天。他有一個小孩,最近小朋友在學校被人欺負。他知道這個情況之後,去找了那個欺負自己小孩的「人」——但其實也是一位少年而已。
我本來以為他會很生氣,會質問,甚至責備對方。但出乎我意料,他非常平靜地走向那位少年,開口第一句不是責備,而是說:「我不是來責備你的,我只是想了解,為什麼你會欺負我小孩?希望你可以平心靜氣地跟我說。」
我聽到的時候真的很感動。第一,作為一位母親,在聽到自己孩子被欺負時,他的第一個反應不是憤怒,而是想「了解」。第二,在了解之後,他也花時間去引導對方,告訴那位少年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,這樣會對自己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。
我相信,如果在青少年階段,沒有人好好提醒他,讓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,他將來可能真的會走上讓人害怕的路。可是這位父親,選擇用愛心去處理。他不是縱容,也不是包庇,而是用理解來換取改變。我在心裡給了他一個大大的「讚」。
他本來也可以選擇投訴、報警,這些方式都合法,但他知道事情的輕重,選擇了用教育的方式改變一個青少年的人生。我覺得這是偉大的,真心的偉大。
我在台灣住了四年多,觀察到很多台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真的很用心,不只是在嘴上講「要教好孩子」,而是真的有行動。我看到他們不是只關心自己小孩,而是關心「下一代」,是整個社會的未來。
這件事讓我聯想到我自己的童年。我在香港長大,小時候是一個很懵懂的小孩,很多事不懂,也記性不好。大人經常問我:「你知不知道你做錯了什麼?」但我真的常常忘記我剛才做了什麼。我不是故意的,我只是個小孩。
我記得有一次,我跟朋友一起玩。那個朋友欺負了一位年紀小很多的小朋友。我站在旁邊,其實我什麼都沒做,但被欺負小孩的媽媽跑來罵我們。那個朋友馬上逃走了,我就站在原地,傻傻的被罵。
她問我:「你知不知道你做錯了什麼?」但我真的不知道。我什麼都沒做,可是我卻背了這個鍋。廣東話有句俗語叫「食死貓」,意思就是明明不是我做的,卻要被罵、被懲罰。
那段經歷,成為了我童年的陰影。那時我才幾歲,只是個孩子。我心裡想:你可以罵我,但你可不可以多給我一點愛?教我,而不是只用責罵。我也是人類的下一代,雖然我不是你的孩子,但我也是人類的延續,不是嗎?
這就是我為什麼會喜歡台灣的一個原因。我覺得這裡有很多人,是一起在教育下一代的。不只是自己的小孩,而是整體的孩子們。當然,我也要先「戴個頭盔」,因為我講的是四十多年前的香港。我相信現在的香港也進步了,很多年輕父母也很懂得怎樣教育小孩。我認識的香港朋友,也很多都教育得非常好。
之前也有朋友來台灣看我,帶著他的大女兒一起來。她很乖,我跟那位媽媽說:「你真的好懂得教小孩!」我還開玩笑說:「可以讓我當你兒子嗎?」哈哈,開個玩笑而已。其實我媽媽也是最棒的,No.1!
但我自己呢?我是一個不太稱職的兒子。我當年急著移民來台灣,沒有太多時間照顧我媽媽。在這裡也想說一聲:「對不起,媽媽。」
幸好我爸爸還在,他是一位很稱職的老公,我相信他一定會好好照顧我媽媽。至於我現在的角色,是「被照顧的人」,因為我太太對我很好。但我也學會了,要開始學會照顧自己,因為只有照顧好自己,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。
分享到這裡,一點個人情感,也是一點對社會的觀察。謝謝你們的聆聽。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