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一下。
有一句話說:「拳頭不打笑臉人。」
我以前對這句話沒有太深的感受,直到移民到臺灣之後,才真正明白其中的意義。
在這裡,我發現如果你常常帶著笑容,其實真的能「保命」。我不是誇張,我真的試過幾次,差一點就有危險,但因為我已經養成習慣,常常微笑,最後化險為夷。
為什麼我能那麼開心?
其實是我刻意養成的習慣。以前我拍影片的時候,也說過我曾有一段長時間陷在焦慮與恐懼中。那時我嘗試用「保持開心」的方法去對抗,但後來發現這樣並不自然。
真正的關鍵,是要找到平衡,不要強迫自己做和本性太遠的事。
我慢慢認識自己,其實我是一個比較容易恐懼的人。
要我每天無憂無慮,說真的不容易。
但我可以每天一點一點地努力,逐步接近我想成為的樣子。這是從我本性出發、慢慢改變的過程。
我發現——真的做得到,只是不要急。
我記得有一次,在我最焦慮的時候,我逼自己去看喜劇片。
一開始笑得很開心,但笑著笑著眼淚卻流下來。那種矛盾感很深。
後來我才懂,身體是要被愛惜的,一切都要慢慢來。
笑容,原來也是可以培養的習慣。
現在的我,對很多事情都能一笑置之。
我學會不再那麼忙,先顧好自己。拍影片對我來說,也是一種自我療癒。
來到臺灣,我很感恩。這裡的生活節奏比較慢,人與人之間比較溫和,讓我更容易養成「笑」的習慣。
在香港生活了四十多年,那裡節奏快、地方小,大家都比較容易防備。不是沒善意,而是太忙太累。
香港人認識你之後都很好,只是對陌生人會比較保護自己。
但在臺灣不一樣。
在電梯裡,有人幫你按樓層、幫你開門;
在公車上,有人點頭問候;
就連去泡溫泉,也會遇見親切的笑容。
我也漸漸習慣了這種氛圍,會主動微笑、打招呼。
有一次,我在溫泉遇到一位壯碩的先生,他看起來有點凶,但當他開口說話時,我笑著回應,他也笑了。
那一刻我明白,笑容真的是一面鏡子。
當你對著人笑的時候,對方的臉也會柔和下來。
我也想起以前在香港,一位朋友曾教我:「既然別人對你不好,你為什麼要對他好?」
當時我覺得這句話很合理,但現在回頭看,其實不划算。
因為當我對A發脾氣時,我的怒氣也會傳給其他人,甚至影響整天的情緒。
反過來,如果我能守住自己的心情,不被別人帶著走,那我就贏了。
我記得有一次去連鎖餐廳,我太太問店員能不能給一杯「溫水」。
結果店經理反白眼說:「我們只有冰水或熱水,沒有溫水。」
我當下沒有生氣,只是笑著對太太說:「那我們就一杯冰水、一杯熱水,自己調就行啦!」
後來我對太太說,其實這樣挺好的——我們輕鬆一點,人家也辛苦了一整天。
她反白眼,也許只是累了。
我不需要被那個情緒影響。
有時候真的遇到不講理的人,我會盡量退開,不硬碰。
如果實在避不了,那就微笑、沉默,讓情緒自然消散。
我發現,當你保持開心的狀態,世界真的會變得柔軟很多。
這是我從焦慮到平靜,從緊繃到自在的一段旅程。
感謝每一個讓我學會「笑」的經驗。
下次再見。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