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三件小事,都是我今天親身遇見的。
第一件事情很有趣。
我和太太去了一間餐廳吃飯,那種可以自己選位置、自由入座的地方。我們原本坐得挺舒服的,後來進來一群大概八個年輕人,玩桌遊玩得很開心,也很吵。
我注意到自己心情的變化,非常有趣。
一開始覺得他們真的有點吵,心想:「為什麼我會選這裡呢?」
但過了一秒,我又轉念:「其實也沒什麼,我可以感受一下年輕人的能量,體驗一下他們的快樂。」
如果是在以前的我,在香港的時候,絕對不會這樣想。
結果我越坐越放鬆,甚至覺得他們的吵鬧聲其實挺可愛的。
更有趣的是,我聽見他們其中一個人說:「我們會不會吵到後面那兩位啊?」
那時他們一看到我們的樣子,大概覺得我們年紀稍長,就有點不好意思。
我反而覺得那份體貼很可愛,就對太太說:「我們坐到外面去吧,讓他們玩得更自在一點。」
坐下後我心裡感慨,我真的變了許多。從前在香港,我從來不會去考慮這些事情。
---
第二件事發生在吃完晚餐回來的路上。
因為今天是中秋節,很多人在家門口烤肉。這在香港是看不到的,因為警察會來管。
可是在台灣,這樣的景象反而覺得很有人情味。
我們經過一間店鋪時,看見他們擺滿了烤肉。那位應該是老闆娘,很熱情地招呼我們:「一起吃啊!」
我其實已經吃飽了,但心裡真的好想坐下來。
她直接遞了一串串燒給我們,我只好笑著推辭:「真的飽了,不想浪費你的食物。」
我們還聊了幾句,我太太問:「明天你們還會烤嗎?」
老闆娘笑著說:「不知道耶,也許從今晚就一直烤到明天!」
然後又開玩笑問我:「要不要吃這串?」
我也笑著回她:「明年好了,明年我一定來!」
我對太太說:「明年中秋要記得提醒我,提前一個禮拜來這家店幫襯。」
等明年見面時再說:「你還記得我們嗎?去年中秋你請我們吃串燒呢!」
我相信她一定又會邀我們一起吃。即使只是各自夾錢,也會覺得很開心。
這種街坊鄰居之間的溫情,在台灣真的很常見。
我們常常在家附近吃飯,看到熟悉的店家,互相問候。
有幾次發現老闆娘不在,我們還特意問老闆:「她怎麼沒來?」
對方說她最近身體不舒服,我和太太就會特意買點小禮物去慰問。
可能只是餅乾或點心,沒什麼貴重,但那份心意很暖。
這樣的人與人交流,真的很溫馨。
---
第三件事是回家前,我們順道去全聯逛逛。
店裡放著輕快的音樂,節奏是「1、2、3」。
每次聽到這樣的音樂,我都會忍不住輕輕地跳幾下。
我發現,台灣人真的比較放鬆。
那天看到一位女生也在音樂聲中微微舞動,我覺得很可愛,便笑著對太太說:「要是在香港,應該不會這樣吧!」
因為香港的店面都很小,人多又擠,根本沒有空間讓你這樣動來動去。
台灣人的步調比較慢,氣氛也比較自由。
我在這裡常看到小朋友手舞足蹈、開心自在,偶爾也看到大人跟著音樂輕輕擺動。
香港人就不同了,大家趕時間、講效率,去超市就是「買完就走」,然後回家看劇。
不同地方的人,有不同的生活節奏。
今天這三件小事,都讓我再次體會到「慢下來」的美好。
下次見,拜拜。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