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和一個好朋友聊到,他最近常常覺得很累。追問之下才知道,原來是因為他的父母身體不太好,需要經常去醫院檢查,他就常常開車陪伴照顧。
在一次送媽媽去醫院的路上,他媽媽對他說了一句話,讓我聽了非常感動。她說:「兒子,不好意思,最近都麻煩你了。」
這句話雖然簡單,卻充滿了感恩。我的朋友當然馬上回應:「不要這麼說,這是應該的。」
聽到這裡,我第一個反應就是告訴我的兄弟:「你媽媽是一個很懂得感恩的人,你真的很幸運。」因為有些父母就是很會表達感謝,這樣的相處自然溫暖、舒服;但也有些父母,不管你怎麼努力,永遠挑剔,永遠抱怨,那樣的相處就會令人感到辛苦。
在我的記憶裡,我的媽媽一直是完美的,她超級愛我,從小給我滿滿的愛。只是因為我移民到台灣,和她的聯繫少了,但那份愛一直存在我心裡。所以這不是在說我的媽媽,因為她已經是我心中的完美,我只是藉著朋友的故事,想到一些感觸。
我常常提醒自己:幸福不是必然的。別人對你好,不論是父母、朋友,甚至是陌生人,都應該懷著感恩之心去接受。因為沒有一件事是理所當然的。當別人對你好,要心懷感激;當別人對你不好,也只能接受,並盡力做好自己。
很多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,都希望能改變父母的習慣與性格。但我快五十歲了,真心覺得人是很難改變的。如果遇到常常抱怨或脾氣不好的父母,與其強求,不如保持距離,否則彼此都會辛苦。因為很多時候,當你被長期影響,將來自己做父母時,很可能也會不知不覺複製同樣的模式。
我沒有子女,所以只能從子女的角度來看父母。站在這個角度,我覺得如果父母能多一點稱讚,多一點肯定,家庭氛圍會好得多。人與人的相處,本來就是一面鏡子,你對我好,我也會對你好。只是很多時候,我們和父母相處得久了,容易只看見缺點,而忽略了優點。
我自己選擇不去看缺點。因為缺點是改變不了的,看了只是讓自己不快樂。不如把焦點放在好的地方,這樣日子過得輕鬆多了。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自私,但我認為,能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舒服,才是最重要。
這些年我常常在網上看到很多人談論「自戀型父母」,分享自己承受的壓力。我很感恩,自己有一對完美的父母,不需要承受那樣的煎熬。
寫下這些,不是要勸人,而是提醒自己。因為當我們能好好對待自己,也就等於好好對待了別人。放過自己,也放過別人。最後,還是那句老話:感謝、感謝、再感謝。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