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想記錄一下剛剛吃晚餐的感受。平常我們大概下午四點鐘吃晚餐,那個時間外面的人不多,感覺很輕鬆。我常常說,臺灣的地方比較大,生活也比較輕鬆。但今天因為比較晚吃飯,正好是大家習慣的晚餐時間,餐廳裡人就超級多。不過,和香港的情況還是很不一樣。
在香港有一種「等位文化」,因為地方擠迫,常常吃飯的時候旁邊就有人站著等位,那種壓力很大。但在臺灣,即使餐廳客滿,也很少有人會站在你旁邊盯著位置。像今天我們去吃飯,雖然座位全滿,但大家都是安靜等候,不會直接站在桌邊。
剛好遇到一位鄰居聊天,他說他有一次遇到過有人站在旁邊等,壓力真的很大。我笑著說:「你才試過一次?我在香港可是經常這樣啊!」這也讓我回想起,以前在香港,為了避免別人等著,自己吃飯都很快,有時候七八分鐘就解決一餐。小時候上學時更誇張,幾分鐘就吃完,完全沒辦法享受食物。
我知道很多人是因為職業需要,比如司機,必須快速解決一餐,這真的很辛苦。但如果能選擇,慢慢享受肯定比較幸福。現在我和太太一天只吃一餐,常常可以邊吃邊聊,一個小時、甚至兩個小時,慢慢吃,感覺特別愉快。
來臺灣生活後,我感受到空間的寬鬆,就算有人等位,也會保持一點距離,不會逼在你身邊。還記得我移民之前,看過一個 YouTube 頻道,有位先生分享說,來臺灣吃飯,你會發現完全沒有被「趕走」的感覺,可以輕輕鬆鬆地坐下用餐。這正是我期待的生活。
尤其是像火鍋店雖然有限時,但因為我通常四點多去,餐廳人不多,就算吃超過時間,店家也很少會趕人。反之在尖峰時段,即使沒人趕你,你自己也會不好意思坐太久。不過就算如此,等位的人也會乖乖在外面等,不會貼在你身旁。
我覺得「吃飯」是人生很重要的部分。如果每天吃飯都能好好享受,那麼人生大部分的時間也都能快樂。相反地,如果每次吃飯都有人盯著,那種「禿鷹文化」就讓人壓力很大。我在香港就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,甚至一張桌子被好幾個人「守株待兔」,還會產生衝突。這也讓我體會到,資源充裕,社會就比較和諧。
在香港長大,我習慣了快節奏,快點吃、快點走、快點工作,像倉鼠一樣忙碌了一生。我很感恩有過那樣的生活,體會過高效率的城市。但如今來到臺灣,慢下來的步調讓我更容易享受生活。我也理解,那些從臺灣移民去香港的人一定更辛苦,因為從慢跑道突然進入快跑道,很難適應。
總結下來,我只想說,不論是在香港、臺灣,還是世界各地,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生活,享受老天爺賜給我們的一切。感恩。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