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錄一下。
非常開心、非常感恩,因為最近越來越懂得什麼是「隨遇而安」。
我從前是一個很容易擔憂的人,對未來有很多懸念。很多年前我就開始擔心 AI,擔心有一天會失去工作。那時候 AI 在大眾認知裡還沒現在這麼普遍,但我從學生時代就喜歡跟各種人工智慧系統聊天,覺得很好玩,想看看電腦可以做到什麼程度。Internet 出現前後,也有一些很基礎的 AI 軟體,那時候比較機械式,但我還是當作好玩的朋友去找來聊天。
這些年來我不斷關注,每隔一兩年就會去試試最新的 AI,覺得它越來越厲害;幾年前開始,大家談的越來越多,感覺 AI 在模仿人類時越來越接近,但你仔細會發現還差一點點。人本身也有模式,AI 在抓模式模仿人類的表現,所以這是個有趣的題外話。
回到對未來的擔憂——大概從十年前開始,我慢慢學著放軟手腳。到 2016 年左右,我就進入半退休的心態,不再那麼拼命去跟大公司或科技巨頭比較。我的系統是做網站設計,這行競爭很激烈,當時看到大公司投入、甚至提供免費工具時,我一度覺得沒得做了。後來在 2020 年決定移民到台灣,想在這裡做一間同類型的公司,就只能硬著頭皮把系統改造再做一次。
我拍了好幾支影片描述那四年發生的事,說實在的,很多事難以預料。最後是透過 AI 幫忙,我把系統做出來,連帶香港的公司也跟著做好了。很多事情是你猜不到的——本來擔憂的,最後變成意想不到的好結果。於是我不斷提醒自己:隨遇而安。當下覺得是危機的東西,日後可能化為很好的結果。這樣想,我會舒服很多。
我也常和不同朋友聊起 AI。有位醫生朋友也對 AI 做手術感到擔憂;還有朋友開計程車,對新技術並沒有太多關注。美國的無人駕駛已經在發展,所有行業都會感受到變化,會被 AI 改變或取代某些工作——但我告訴自己,真的不需要懼怕。人類的演變本來就是如此:當某個行業消失了,新的職業會出現。人類很聰明,會找到新的事情去做。百年前、兩百年前也有許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職業,那些都是演化出來的機會。
未來會有很多新的職業,例如電競產業,過去小時候打遊戲被說浪費時間,但現在頂尖選手可以賺很多錢。行行出狀元,將來再去擔憂也不遲。阿基提醒自己: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。不要再把未來的擔憂一直背著。我的擔憂已經有 40 多年了,我快 50 歲了,擔憂了四十年,如果一直害怕,那也是一種信念——把事情往不好的方向想。但同一個信念也可以轉為希望,往好的方向去想,祝福自己、祝福全人類。
記錄到這裡,心情輕鬆、開心。肥了,心曠神怡。開心,拜拜。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