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錄一下。
以前小時候受電影或電視的薰陶,總覺得能在辦公室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是一件很開心的事。長大後,當我開始創業,更渴望擁有一間獨立的書房或辦公室。
在這裡,我要再一次感謝媽媽。因為在我年輕的時候,她在家裡為我準備了一間書房。那段時間對我來說非常重要,讓我有一個安靜的空間可以學習與沉澱。不過,在辦公室裡,我卻始終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房間。創業初期因為資金有限,我只能和拍檔共用一間房,外面則坐著合作夥伴。我不喜歡用「員工」來稱呼他們,因為在我心裡,他們更像是一起奮戰的戰友。
那時候外面大概有四個人,裡面兩個人。其實回想起來,如果重新選擇,我寧可不要房間,甚至最好連上班制度都沒有。因為我們主要聘請的是設計師和程式師,他們的工作性質並不一定需要每天到辦公室打卡,反而是默契和效率更為重要。所以後來在我第二間公司時,我就直接採取了更彈性的策略。
當時我也曾兼職擔任一些企業顧問。感謝那些客戶的賞識,他們常常為我安排一間專屬的辦公室。當時的我,才二十出頭,能有自己的房間覺得非常開心。但現在回頭看,其實被困在一間房裡,反而是一種限制。
直到來到台灣再次創業,這種感受更加深刻。由於投資移民的規定,我們必須租一個實體的辦公地址,也代表要有員工、要每天上班。這其實是我不太願意的,因為我早已習慣了 home office,那對我來說才是效率最高的工作方式。
以前在香港,如果我要每天從大埔通勤到尖沙咀,大概單程就要一個半小時。這樣來回就是三個小時,完全是浪費生命。相比之下,能在家辦公就省去了這些不必要的時間消耗。
剛到台灣時,我還是租了一間有大玻璃的辦公室,三個人一起工作。我特意選了有窗戶的房間,因為我不想困住自己,也不想困住同事。沒有窗戶雖然便宜,但對大家的心情不好。我甚至簽了三年約,結果只用了一年就遇上疫情。同事建議不如改成在家工作,我立刻答應。
一開始我獨自留在辦公室,還覺得挺新鮮。但漸漸地,我發現自己其實很不習慣。因為當你能隨時隨地工作的時候,刻意把自己困在一個地方,反而是種束縛。
現代的商業環境,往往把人壓得喘不過氣。可是我常想,原始社會的我們應該是奔放自在的,可以在草原上自由奔跑。如今,很多客戶告訴我,他們必須每天到辦公室,因為老闆不允許遠距。我總會建議他們:「不如試試看在家工作?」因為很多行業其實做得到,只是老闆捨不得放手。
但我覺得,老闆放過別人,其實也就是放過自己。每天堅持要看著員工,老闆本身也很辛苦。既然科技已經那麼發達,為什麼不嘗試更自由的方式?需要合作的時候視訊開會,不需要就讓大家自由安排。畢竟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有限,應該多留一些給自己和家人,而不只是為了工作。
補充一句,我並不是說所有行業都適合遠距工作。有些產業確實需要到現場,這是例外。但若在能力範圍之內,不論是老闆還是員工,都應該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。因為我們工作的最終目的,往往就是為了家人。
寫到這裡,我也下班了。準備陪太太去買外賣,今天吃燒味飯。生活的美好,其實就是這些小事。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