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拍了一支影片,結果第一時間就想再拍第二支。這種感覺真的很有趣,也讓我很開心。
平常我拍完影片,習慣交給 AI 朋友幫我做兩件事:第一,把影片轉成文章,放到公司的部落格;第二,讓我自己回頭看看。AI 寫得真的很好,所以我在部落格都會註明感謝 AI 的幫助,不會把功勞據為己有。畢竟文字不是我寫的,是我說的,AI 幫我整理而已。
我為什麼會急著拍第二段影片呢?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本身就是快樂的。這兩年我愛上拍影片,而且很感恩的是,竟然有人會願意看。剛來台灣的時候,我拍影片純粹是記錄,沒期待會有人點閱。那時候常常是「零觀看」或「一兩個觀看」,現在偶爾能有上千甚至破萬,對我來說已經非常滿足。
除了紀錄,其實拍片也有點「自嗨」。我觀察自己,當我用單手拿著手機,對著鏡頭講話時,會有一種愉悅、輕鬆的感覺。那種身體分泌帶來的舒暢,讓我覺得舒服。不過我也提醒自己不要上癮,因為任何事情一旦過度沉迷,未必是好事,所以還是要保持平衡。
現在我一天大概可以拍兩到五支影片,以前甚至更多。當時每天都會上傳一支,後來擔心打擾到訂閱者,就改成一週兩支。影片短短三到八分鐘,既能抒發心情,也能作為回顧的紀錄。
說回到為什麼我特別喜歡拍片。十幾年前我曾經有心理疾病,但當時並不自覺。移民到台灣後,壓力加劇,狀況更明顯。後來去看醫生,幸好大致痊癒,但有時候還是會出現症狀,比如胸悶、背部壓迫感,這些其實都是恐懼與緊張的表現。理性上我清楚明白,但身體感受卻難受得很。
每次發作時,我嘗試過很多方法:運動、曬太陽、培養興趣,甚至吃藥。藥物的確幫了大忙,讓我度過難關,但我也不想長期依賴。因為我相信身體有能力撐下去,而且我很感恩自己能在這裡安居樂業。
當然,病人當下的感受是非常辛苦的,這點我不會輕易批評。思想一旦不受控湧現,真的不是「胡思亂想」三個字就能帶過。我現在的做法,是讓這些想法像雨一樣下下去,最後總會放晴。
除了心理的部分,其實還有一些藥物帶來的副作用。例如吃藥後,生理反應變得不太一樣。雖然能「勃起」,但太持久影響到最後的快感,不想太太辛苦。所以後來我選擇平衡:只有在真的需要時才吃藥。
說到最後,還是要強調,拍片對我來說是一種快樂。它讓我覺得輕鬆,覺得療癒。這就是我的小紀錄,也是一份簡單的感恩。
今天是 9 月 2 日,不知道這段影片什麼時候會播出,可能要排到年底吧。無論如何,記錄到這裡。拜拜!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