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從窗簾想到的人生轉變:節儉、享受與平衡
今天早上起床,看著窗簾,突然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情。這不僅僅是關於一塊布,而是我人生態度的一個縮影。
## 從香港到台灣:節儉的習慣
過去在香港,我總是買最便宜的窗簾。雖然便宜,但問題很多:容易髒、沒有防護塗層,甚至一旦起火就燒得特別快,暗藏危險。另外,這些便宜的遮光布用不了多久就壞,換起來又麻煩,我常常拖延,結果十幾年都不換。粗糙的質地、掉粉的布料,反而讓生活很不方便。
這讓我想起一句老話:「貴買便宜用。」買得稍微好一點,雖然一開始價格高,但能用得久,算起來反而划算。只是年輕時的我,總是看眼前便宜,最後卻花了更多。
## 在台灣的改變
來到台灣後,我買下了人生第一個房子。這讓我心態大不同——既然是自己的家,就想用好一點的東西。雖然我不會選最貴的,但至少要品質合理,可以長久使用。這也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:從「守財奴」到學會在生活中找到平衡。
例如冷氣,我選擇了朋友都推薦的大金。雖然貴一些,但品質可靠,用上十幾二十年沒有問題,這樣才算是真正的投資。
## 從「不花錢」到「懂得花錢」
我40歲之前都不懂花錢,只懂得賺錢和儲蓄。這並不是壞事,因為那些儲蓄後來成為我移民、創業的重要後盾。但同時,我也犧牲了許多生活上的便利與舒適。
現在,我學會了取一個「二八法則」的平衡:重要的東西花得起,次要的則不用奢求。對於食物,我只在乎好不好吃,而不是昂貴與否;對於樂器,我願意為合理的品質多花一倍價錢,因為那會讓整體體驗大大不同,但我也不會追求天價的收藏品。
## 延遲享受與生活態度
在交通上,我也選擇搭公車。對我而言,台中的公車已經很方便,省去了養車的開銷與風險。有人覺得開車比較自由,但我更享受簡單自在的選擇。這種「延遲享受」的態度,讓我在生活中沒有壓力,也能自在過日子。
我不會因為外界眼光而追求昂貴的東西。我問自己:坐公車的時候自在嗎?答案是自在。這就夠了。
## 錢與快樂的哲學
多年來,我慢慢明白:錢是假的,快樂才是真的。錢能買到短暫的快樂,但買不到真正的喜悅與平安。不過,錢卻能買到禮物,送給身邊重要的人。當你看到對方眼神裡的溫暖與開心,那份快樂是無價的。
今天之所以有這麼多感觸,都是因為早上看見了這個窗簾。它提醒我,從過去的節儉,到現在懂得花錢,我的人生態度在不斷轉變。而最重要的是——我很感謝我的太太,她為家裡選擇了合理又耐用的版本,讓生活更輕鬆自在。
最後,還是那句話:**感謝。**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