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想要分享一個我很在意的課題——恐懼。對我來說,恐懼一直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,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容易感到恐懼的人。特別是移民來到台灣之後,我對恐懼的認識又更深了一層。
在香港時,我也曾經讀過一些關於恐懼的資料,其中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:我們所擔心的事情,99.999%都不會發生。這句話看似簡單,但直到我真正移民到台灣,我才在現實中驗證了它的真實性。許多我原本害怕的情境,最後根本沒有發生。
## 初來乍到的過度焦慮
剛來台灣的時候,正值疫情,很多手續辦起來都不如平常方便。那時候我在台灣還沒有私人銀行帳戶,對於金錢調動相當焦慮。記得第一次在提款機領錢時,我甚至緊張到手發抖,腦海中冒出「如果領不出錢怎麼辦?」的災難性念頭。
明明在出發前,我早就確認過提款卡可以在台灣提款,但恐懼讓我瞬間懷疑一切。這樣的小事情,卻讓我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,更別說還有「能不能成功移民」這樣的大問題。那段時間,我幾乎每天都被恐懼纏繞。
## 恐懼對身心的影響
後來回頭看那段日子,我才明白過度擔心其實會嚴重影響健康。雖然那時候我運動量大、食量也不少,但整個人依然消瘦,因為精神上的焦慮正在消耗我的身體。如今心境平穩下來,身體狀態也明顯不同,這更加讓我相信:心情會直接影響身體。
## 發現「腦中的秘書」
在台灣的生活中,我逐漸認識到,自己腦袋裡好像住著一位「秘書」。這位秘書的職責,是不斷提醒我可能發生的危機。雖然他很盡責,但安全係數設得過高,常常把一些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也拉進來。
一開始,這些提醒會讓我心慌,但有一次我聽到腦中浮現一個極度離譜的假設,我突然醒悟:原來這些「危機」並不可靠。就像「狼來了」的故事一樣,當提醒過於誇張,我反而學會不再輕易被牽著走。
## 學會感謝與調整
回過頭來,我也感謝這位「秘書」。因為有危機意識,我才會更謹慎,也才敢跨出移民這一步。但同時我也提醒自己,恐懼要有度。如果過度,會讓人寸步難行;如果完全沒有,又會失去保護自己的警覺。就像鐘擺一樣,我曾經從極度恐懼到幾乎沒有危機意識,現在才慢慢調回平衡。
我常告訴自己:我要對自己和太太的未來負責,身心安全才是真正的根本。恐懼不是敵人,而是提醒我們保持警惕的「過度盡責秘書」。學會與它共處,人生才會更自在。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