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我在日本北海道的第八天,明天就可以回台灣了。我從第一天開始就一直想回台灣,每天都在念著「我要回台灣」。同行的朋友笑我像小孩子在扭計,叫我忍一忍,快回家了。
這讓我想起了童年。小時候我由婆婆帶大,每次去媽媽家我都要扭計說要回婆婆家,傷透了媽媽的心。直到長大一點,我才懂,孩子只是「習慣」的動物——那時候,我甚至反過來,在婆婆家醒來也吵著說要回媽媽家。
現在我移民台灣四年多了,第一天就愛上了台灣。那時還要住旅館隔離十五天,我卻一點也不難受,甚至覺得開心。台灣的食物太適合我們了,我和太太都很喜歡,來之前在香港也常吃台灣小吃。對我來說,住在台灣就像每天都在旅行一樣。
為什麼會特別記錄這一段旅程?因為今天早上跟朋友聊天,發現大家都好愛來日本玩。但我卻想,每次來旅行都沒有像這次這樣「想回家」的感覺。
以前人家問我會不會想香港,我總說:「想的不是地方,而是家人。」但這次,我開始更明白自己對「地方」的感情。
我感謝香港,那是我人生的前半段,是我創業起家的地方,是那個制度讓我可以輕鬆開公司、擁有一切。但現在,我想念的不是那個香港,而是台灣。因為,台灣已經是我的「家」了。
今年我特別常出國,先後兩次日本,八月還預定了韓國之行。我其實不太喜歡旅行,現在甚至想取消八月的行程。每次離開台灣,就像離開「根」一樣,我一點都不想走。
這次在日本,我還去了台北住了兩晚、高雄一晚,都覺得頻繁得太過。我只想過一種安穩的日子——有白飯,有菜有肉,有時間可以打球,做點事,就很好了。我只想「半退休」式的生活,不用太多變動,每天一樣最好。
某天在北海道,我甚至有濃濃的私鄉情緒,不想起床、不想外出,像小孩子鬧脾氣一樣。朋友、太太都哄我,安慰我「快回去了」,太太還幫我按摩。我知道我情緒藏不住,她全都知道。
那天下午經過一間兔女郎酒吧,我沒有進去消費,因為我很節儉,但也想見識一下。進去後,我用英文詢問價格,對方看不懂,給我一張紙,上面寫著:「今天沒有懂英文的同事,無法接待外國人,請見諒。」並向我誠懇鞠躬。我笑了,心裡想:「這樣真誠的道歉,就算你踩我兩腳,我也會原諒你啊。」
整趟旅程最開心的時刻,就是這個奇妙又逗趣的插曲,還有看到太太開心的樣子。不過我也很抱歉,無法隱藏我對旅行的不適感,讓她一個人開心,我卻無法陪伴。
但我也安慰她,我們已經很幸運了,能有共同的興趣——我們都愛打羽毛球。情侶間要有共同嗜好,真的不容易。我跟她說:「我們從香港移民到台灣,每天都像在旅行。為什麼還要出國旅行呢?」
她問我:「在台灣開心嗎?」我說:「很開心。」她說:「那跟在日本開心程度一樣啊。」我回她:「那幹嘛來日本?CP值太低啦!在台灣又不用機票、住自己家、不用多花錢,又一樣開心,太值得了。」
我不知道她講那句「一樣開心」是說真的還假的,但我選擇相信她,也很感謝她願意體諒我。我會陪她旅行,只是不要太頻繁,一年兩次就是極限了。
最後,我沒想到自己會那麼依戀台灣,那麼掛念。真心感謝老天,讓我在台灣落地生根,找到真正的「家」。
感謝,感謝,再感謝。
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27號22樓之5
灣仔告士打道151號資本中心11樓1102